找到相关内容7078篇,用时3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见地与修道

    四圣谛 第六节 佛性 第七节 业力 第八节 转世再生 第九节 轮回与涅槃 第十节 见与道 第二章 道 第一节 道选择 第二节 出离与虔诚 第三节 善知识 第四节 训练 第五节 禅修 第六节 止观 第七节 慈、悲、菩提和菩萨道善巧方便 第八节 金刚乘 第九节 上师、灌顶及象征 第十节 次第与证悟 译者前言 在中文世界生活的人,对佛教是既熟悉又陌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0876305.html
  • 《智悲精滴》——末世众生现形

    哪里还知道要去追求解脱大道啊!此时正值释迦牟尼佛教法末法时期,恰逢五浊兴盛,地处南赡部洲藏地雪域也在所难免。在看到野蛮无知与不修正法的人比比皆是后,我对此世间、世人生起了强烈厌烦。 无垢光尊者...对乾坤混乱时代与人极端厌离之。但我们心里都很明白,一个真正大成就者,越是对愚痴众生生厌离,才越是会悲悯他们愚昧无知。故而我们才体会得到,当年为什么尊者一边痛斥丑陋人世百态,一边又会时常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876317.html
  • 《破除邪说论》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旗号很多反佛教主张很有可能会俘虏住他们飘摇不定。如果真受了邪知邪见影响,这些人心相续就此就会被毁坏掉。若真发生这样事情,那就太令人痛心了。 想到这里,我才不揣冒昧,决心提笔捍卫正信...论之断灭法代表人物,那么《十地经》又该被先生判定为是何种常见抑或断见典籍?而寂天菩萨《入菩萨行论》之十品内容,其立论之基依然是建立在对六度法门以及菩提阐述上。若以为六度乃断、常法,则恐大乘佛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2276320.html
  • 如何学佛--静波法师

    ,它得了一条生命,这倒肯定是无疑。 你要知道,通过这种仪式,你、你所得因缘、你成佛资粮在积累。 我们经常见到有些受了菩萨戒的人常常对那些畜生讲:‘你是畜生!有痴!发菩提!’其实它会发吗?不会发。但是我们由此而改变,这非常有意义。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。因此,我说学佛只能是人才能做事,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可能做。不论你怎么样赋予它,它也不行,因为我会说法,他不知道佛法是什么意思。我们一定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176414.html
  • 佛教常见词汇解释

    ,断贪染欲,以善法薰修,所以称为除女、薰女。 功德主 指施主。即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施主、檀越。在佛门中,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,发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,使佛教蓬勃发展者,亦可称为功德主。例如符合左...如钢铁食物也能消化;反之,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。因此,佛门中过堂有一语:"五观若明金易化,三未了水难消。" 施食 将饮食布施给他人意思。施食有许多功德,如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》载,奉施饮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0576465.html
  • 佛教与青年

    他永远年轻,永远是一位年少好学,勤奋向上童子。 还有文殊师利大菩萨,是三世诸佛母,是释迦牟尼佛师祖,佛经言:‘文殊师利大圣尊,一切诸佛以为母,一切如来初发,皆因文殊教化力。&...指向佛道进取雄心,是指广度众生责任心,是指入世救世慈悲,任何人如果能够本著进取心,责任心,慈悲来自利兼他,进趣佛道,虽老而实少,否则,年纪轻轻,终日垂头丧志,不能奋振有为,则虽年少而实老,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376629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

    各项科技工程,已永远改变了人类生活形态。   然而,此种种科技发展,是否真正带给人类利益,抑或灾难?中台山惟觉禅师尝言学佛者应当“安住大乘,善开方便门”(1)并提出“佛法五元化”之方针:佛法...,变一时为多劫,变多劫为一时;《华严经》言空间互摄互入,如大梵天网。在属于唯识学《百法明门论》中,“时”、“空”(空间称为“方”)归类于“不相应行法”,所谓“不相应行法”,基本上即是由而生,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0576901.html
  • 扎孜活佛

    眼光论之,扎孜活佛作为一个川藏乡村小庙当家人,其地位也好,影响也好,在整个青藏高原上,也许还算不上怎么突出。不过,凭着他巨大愿力和发,凭着十几年来持续不断努力,他最终完成了石刻大藏经这一壮举——也许,这在目前青藏高原上甚至是独一无二?也许,至少是屈指可数中一个?这一壮举,使他脱颖而出,理该“当惊世界殊”了。他本人也许并没有想到这一点,即便想到了,也许并不在乎这一点,他经常惦念于,...

    陈晓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5977017.html
  • 唐君毅宗教融合思想

    罪之存在,并自觉自己去除苦罪之能力有限,而发生忏悔;化出悲悯;由此忏悔悲悯,以接受呈现一超越精神力量,便去从事道德文化实践之精神。[[11]]   唐君毅指出这种宗教精神在世界较大...“道德实践超越性”。再者,儒家之道德教训超越性建立在对于无限形上天道体验,所生发出心性中“无限量”。[[19]] 一方面,这“无限量”足以涵盖所有道德事物,并且不被现实生活中具体道德...

    陈振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777110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  林朝成:   这一经来讲比较重要是“不生”,从身跟来讲佛教认为你会有种种情感一定有其他因素,身苦为什么会转化到苦?因为受、爱等等作用,不加这些作用就不会继续再生,身苦就会心苦,苦就...,就是从身苦转变到苦。有闻圣弟子身苦就是身苦,不会转变为苦就是因为不会加给他,停在现象,就会安稳。   方素真:   意思是说涅槃是属于心灵上平静?   蔡奇林:   对,可能肉体生病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